小青荷,G20杭州峰会志愿者的代名词,其含义为志愿者恰如一朵朵欲待盛开的青色荷花,充满青春朝气,纯洁美丽、无私奉献。
G20杭州峰会顺利闭幕,越秀“小青荷”们也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8月12日至9月6日期间,越秀“小青荷”累计服务1000人次,服务时长1580小时。
9月7日,我校34朵“小青荷”载誉归来,学校徐真华校长、校党委副书记施文妹等老师热情迎接了她们。徐真华校长向凯旋归来的G20志愿者和带队老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图为徐真华校长与凯旋归来的“小青荷”们一一握手
徐校长深情地讲到:“志愿者们出色的服务为大会增添了光彩,也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肩负着一份担当、一份责任、一份爱心,这是值得骄傲的,也是值得纪念的印记。一生中能有这样学习的主渠道,能参加一次G20峰会志愿服务,是很难得的机会,也是同学们个人成长中宝贵的财富。希望你们能用这种‘正能量’引领全校学生。”
在G20峰会期间,我校34名志愿者被分派到机场迎送组、新闻宣传组、企业组、场外服务组。他们有的在机场贵宾厅、国际厅和国内厅为各国来宾进行对接引导,有的在场内场外协助工作人员调度车辆,有的在欢迎台、咨询台为嘉宾答疑解惑,有的在新闻中心收集图文、视频素材,有的在场馆协助安检引导、协助记者采访、秩序维护等等。
图为越秀“小青荷”
志愿者们有的一天累计接机89批,共计136人次;有的微笑服务十小时以上,微笑致意每天说“您好”200余次;有的微信步数达3万步以上;志愿者们戏称自己为“最耐晒”的小青荷、“最寂寞”的小青荷、“最压力山大”的小青荷、“最深夜”的小青荷、“最奔波”的小青荷、“最静止”的小青荷……他们就像是上紧了发条的小马达一样,从进入场地的那刻起,他们就忙碌了起来。虽然忙碌,但他们恪守承诺,用实际行动演绎最美姿态,忙碌却无悔!
34个独立个体,23个工作岗位,6个服务场地,汇拢在一起,缔造出一朵惊艳四方的“小青荷”。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志愿者同伴的帮助和鼓励。队员们说,一朵“小青荷”的力量是微小的,但越秀34朵“小青荷”集聚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
央视镜头前,越秀“小青荷”留给众人的是灿烂明媚的微笑,但镜头后“小青荷”们训练的辛苦却鲜为人知。好在“小青荷”们也是幸福的,时刻被甜蜜所紧紧拥抱着。年轻的4位85后带队老师从集训的第一天开始就与“小青荷”们朝夕相处。生活上有困难时,是她们鼎力相助;心情翻云覆雨时,是她们帮助“小青荷”解开紧扣的心扉;每一次上岗服务前,都有老师们的加油鼓励。
G20杭州峰会,越秀“小青荷”如众人所愿,收获众多“越秀自豪”。荣誉背后支撑“越秀人”的是“天道酬勤”的信念。为了在峰会上展现最佳风采,有人苦练英语口语,有人苦练站姿,夜深人静拖着发麻的双腿才进入梦乡,有人准备各种可能遇到的突发问题的对策,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本。“小青荷”们知道,因为来之不易,所以要用勤奋的实践加倍珍惜。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面对远道而来的世界各地的嘉宾和工作时素昧平生的志愿者同龄伙伴,越秀“小青荷”充分展现了友善。他们对嘉宾友好微笑,第一时间送上亲切的问候,为嘉宾提供最贴心的各种咨询服务。面对同龄伙伴,他们更是友好相处,志愿服务结束后,越秀“小青荷”还把印有越秀校徽和校名的手环笔记本作为友谊的馈赠,送给并肩作战的小伙伴。
穿梭在西装革履的与会嘉宾之中,统一着装的“小青荷”显得格外清新、璀璨。这34名越秀“小青荷”中有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服务国际政要的经历,有在国家级体育赛事上担任过翻译工作的经历,还有志愿服务时间记录在案近5000小时的“志愿达人”……他们虽然富有经验,但依旧谨慎认真地对待每一件工作。
此外,我校“小青荷”们凭着出色的外语水平、热情的志愿服务,赢得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美国政府官员、俄罗斯翻译官、美国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总裁等7位外宾更是手写感谢信,肯定我校志愿者细致周到的服务工作。
据悉,自8月7日越秀“小青荷”赴杭,一个月里他们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强化培训夯实志愿服务素质,实战演练增强岗位服务技能,团队建设凝聚队伍向心力,生日盛会彰显校园有爱。一个月的时间酝酿一朵花的绽放,西子湖畔,这个夏天有越秀“小青荷”所绽放的最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