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科联主席王晓来我校作专题报告
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4月29日上午,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王晓应邀来访我校,为老师们作了题为《美国智库运作经验与建设新型智库的思考》专题报告,深刻分析了美国智库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影响力及产生的基础、发展模式等相关问题,并就新形势下如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服务中国战略、传播中国声音的新型智库谈了自己的思考。
校长徐真华出席报告会并作了讲话;学校各二级教学单位、职能部(处)负责人和相关教师参加报告会。副校长朱文斌主持报告会。
图为王晓主席作报告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新型智库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建设发展,于2015年分别成立了“网络传播研究院”和“浙江国际化战略研究院”两个校级高端智库,并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筹建了“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协同创新中心”和“语言服务与浙江‘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创新中心”2个校级“2011 协同创新中心”,设立了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研究中心、大禹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等7个校级研究机构和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东亚地缘关系研究中心等20多个院级研究机构,旨在积极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主动为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决策咨询。
报告会上,王晓对美国智库的基本概况、发展历程、运作经验等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她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中国智库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中美之间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差异较大,美国智库发展的有益经验值得我们批判地借鉴,在此基础上努力走出一条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智库发展之路,既要健全政策体系和环境支持,建立人才的双向交流机制,同时也要保护智库建设的相对独立性。
王晓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是一个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文件,为建设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制定了伟大蓝图。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中国智库建设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就如何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气派、富有中国风格、服务中国战略、传播中国声音的新型智库,王晓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大力支持社会智库发展,积极建设“小而精、特而精”的差异化特色智库;二是聚焦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加强基础性学科研究,提升智库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高质量;三是增强协同意识,构建良好的运行机制,注重集体智慧、团队作战和军团决策;四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选择有针对性的热点话题,积极服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决策。
图为徐真华校长讲话
徐真华在讲话中指出,对民办高校的领导者、管理者、教育组织者来说,学校面临哪些困难、哪些挑战,目前的发展瓶颈是什么,困境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破解发展难题,成为新的思考方向。学校目前分别成立了“网络传播研究院”和“浙江国际化战略研究院”两个校级高端智库,下一阶段,这两个智库机构要以浙江省、绍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为导向,聚焦相关热点难点问题和行业产业前沿动态,积极开展实地调研,定期提出相应的研究报告,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提供有价值的战略参考信息和决策报告。
——陈俊伊/文,傅建平/摄
图为报告会现场
【相关链接】
王晓,博士,现任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任职广州花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广东团省委副书记,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等职;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做访问学者一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挂职一年,担任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局长。王晓博士对中美关系、美国文化、美国智库建设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发表《关于文化的价值和文化的创造》、《美国文化产业考察报告》等多篇论著。2014年6月,在由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主办的“美国公共管理与领导力建设”专题研讨班学习中,由王晓博士执笔的《美国智库运作经验与建设新型智库思考》调研报告,呈送广东省主要领导审阅并得到详细批示,受到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