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午8:00,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博鱼体育稽山校区外语文化交流中心人头攒动,65名即将服务G20峰会的我校大学生志愿者满怀期待,在此参加为期一天的2016年二十集团中国峰会志愿者通用知识培训。这也是我校经过校级初次选拔产生的49名预招募志愿者和16名后备志愿者的首次通用培训。
图为培训现场
紧张而充实的培训会在早上八点准时开始,来自峰会卫志部志愿服务组招募培训部副部长王海涵老师开始第一讲。从志愿者称号的起源到社会普遍认可的志愿者概念,从本次峰会志愿者具体的岗位分配到大会组委会对志愿者的考核标准,王海涵老师一一娓娓道来。“有些领导人可能比较善谈,你们可以聊一些有趣的事,比如中国的文化,杭州的景点、美食等,杭州西湖、雷峰塔都可以作为聊天的话题。”王海涵老师说。
据悉,从初选中脱颖而出的同学们也并非敲定了9月前往杭城的“通行证”,在接下来还有体能测试、职业英语测试、心理测试等一系列挑战和考验在等待着志愿者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我们期待着“越秀人”可以承载使命,不惧挑战,出色地亮相于峰会的各个服务岗位。
图为医疗急救知识培训
随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关系系的姚政睿老师则立足中国,遥看世界,将二十国集团峰会在我们如今这个“地球村”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阐述得清晰明朗。
来自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李德煜老师风趣幽默地带志愿者们“穿越”古今,让大家了解了杭州的悠远历史和文化名胜。
“想象一下,你的头上有一根绳子在往上提,手中提着两桶水,要记着,在志愿服务中,站姿、坐姿,甚至是蹲姿,都有严格要求……”来自浙江大学礼仪与形象管理中心的苏腾老师和来自杭州市急救中心的杨潇老师对志愿者的肢体形象和医疗急救知识作了专题培训。现场时而爆发出愉悦的笑声,时而传出热烈的掌声,整个会场成了这群年轻人知识与心声碰撞的最佳平台。
图为志愿者们现场演练
作为同龄人,参加过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志愿服务的浙江传媒学院郭赛男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志愿服务过程中的甜酸苦辣和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纷纷开始期待五个多月后自己亮相杭州主会场的难得经历。
路漫漫其修远兮,通往G20峰会的志愿服务征程才刚刚开始。相信越秀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定会以青春的名义、志愿的梦想、奉献的姿态、灿烂的微笑,迎接挑战,不负期望,继续铸写“越秀人”志愿服务的新辉煌。
——校团委 供稿,杨晓媛/文,赵轶、庞铭钰、尤佳/摄
图为站姿培训
图为志愿者认真记录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