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今日召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2-05浏览次数:22

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今日召开

詹文都作重要讲话  李建平主持  徐左平致辞

省内部分地市人才中心负责人和企业家代表与会把脉 建言献策

 

125日上午,学校召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邀请了宁波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潘卫平,宁波保税区人才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施海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绍兴分会会长王凯,绍兴市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钮建华,绍兴冠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淼,杭州可集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竺炜等省内部分地市人才中心负责人和企业家代表,共同探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途径。

图为研讨会现场

执行校长、党委常务副书记詹文都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副校长李建平主持会议,副校长徐左平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其余在校校领导张永波、朱文斌、单胜江、娄华水、朱小农,以及机关副科级及以上干部,各学院院长(副院长)、书记(副书记)、三办主任、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和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图为詹文都讲话

此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是我校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议题,也是学校实现“开放办学、开门办学”的一个有效抓手和落实“以生为本”理念的具体载体,也是一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意见征求会,吹响了社会需求倒逼人才培养改革的号角。

会上,与会嘉宾结合自身丰富的经历和经验,从不同角度对我校今后的发展,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图为潘卫平发言

潘卫平从人力资源市场和企业对人才要求的角度,重点阐述了自己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改革的思考和看法。在他看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改革,就要找到当前高校办学普遍存在的“痛点”,摒弃闭门办学、闭门教学现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浙江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科学谋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差异化特色创新发展之路,努力朝着“三个相适应”方向推进,即教学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教学与产业发展相适应、教学与岗位能力相适应,密切关注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调整对人才所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最新要求,重视学生跨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对组织、企业忠诚度的教育以及学生守时、守规、守信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岗位胜任能力。

图为施海宁发言

在施海宁看来,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重点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和良好性格的养成。她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五点建议:一是以需求为导向,紧密对接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调整与发展,促进学校与社会、产业、企业的无缝对接,打造开放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产教融合的生态圈;二是深化教学改革,从注重知识传授为主转向重视能力培养为主,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三是深入推进合作育人,联合培养跨境电商和小语种人才;四是凸显创业特色,加强学校与产业园区的深度融合,加大创业教育和创业辅导,促进人才项目的孵化;五是加强学校导师+校外实践导师的“双导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人才评价体系。

图为王凯发言

王凯希望学校的人才培养要对接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强化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对象国文化交际能力,提升文化素养,同时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钮建华建议学校在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学生的情商教育,尤其是团队协作意识及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丁淼从自身经历出发,建议学校以积极参与众创空间项目为抓手,开启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确保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身份,以任务分配等实实在在的形式,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竺炜建议在当前社会化电子商务尤其是个性化电商和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商务领域方面的知识,打造属于学生自己的“社会名片”。

图为钮建华发言

詹文都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博鱼体育在打造中国民办大学卓越品牌,建设一流民办大学的征程中,要坚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积极走出去,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好的做法和经验,学习各个领域的标杆,广泛凝聚一切支持和帮助越秀发展的力量,跳出传统的“象牙塔”大学的思维,跳出学术型大学的办学思维,跳出绍兴、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前瞻的思维和视角科学谋划越秀的未来发展。

詹文都强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侧与需求关系面临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越秀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人才培养能否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特别是能否适应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增强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培养的人才创造价值的能力,是所有高校也是越秀特别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图为丁淼发言

詹文都表示,要时刻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看清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抓住新产业与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率先迎合新产业、新技术发展,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立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发展机制,培养更多熟练掌握新型先进技术的应用型复合人才;要坚持走开放融合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的结构性改革,把握好加快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大方向,积极探索专业制度、课程制度、人才培养制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形成人才多样化发展的通道;要紧跟教育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强网络信息和资源的整合共享,进一步开门办学、解放思想,提升教育的国际化和信息化水平。

詹文都指出,面对高等教育跨学科、跨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实践创新型、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成为市场紧缺人才,能否与时俱进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杆。越秀要坚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做实“12345”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把“三个有效融合”灵活有效地融入到课程、课堂、课外等教学改革与管理中,扎实推进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本土教育与境外教育的有效融合。

图为竺炜发言

詹文都强调,要逐步强化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产学研协同发展,以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开创“教师+企业家”的教学模式,以强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形成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办学的开放式联合培养机制,以产教融合方式更新再造人才培养流程,扩大与提升服务社会的范围和能力,实现学校与地方经济、文化、政治资源的深度融合,积极谋求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合作;要探索E+时代混合型教学模式改革,促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与先进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打造一流教学和个性指导的教学模式,支持教师实行基于“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积极开展参与式、启发式、研讨式、探究式的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陈园进/文,傅建平/摄

图为研讨会现场

图为与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