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十三五”发展战略咨询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1-15浏览次数:17

学校召开“十三五”发展战略咨询会

邀请大连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教育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问诊把脉、出谋划策

 

1111日召开“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动员大会,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之后,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又有新动作。1114日,学校在镜湖校区召开“十三五”发展战略咨询会,邀请了大连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校长、知名专家学者和教育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从应用型、国际化、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与发展的角度,为我校今后五年及中长期的建设发展指点方向、献计献策。

图为开幕式现场

应邀出席此次咨询会的专家学者有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教育部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孙玉华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良荣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珠江学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冉永平教授,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吴笛教授,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所所长、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方向学术带头人王宏教授,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王峰教授,上海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沈瑶教授,以及绍兴市教育局副局长钱伟平,浙江大学EMBA讲座教授、绍兴市工贸国有资本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浙江中包派克奇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宣乐信。

校领导徐真华、詹文都、张永波、李建平、何建乐、朱文斌、徐左平、单胜江、施文妹、娄华水、朱小农,各学院(部)、各处室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出席会议。校长徐真华致开幕辞,执行校长、党委常务副书记詹文都主持开幕式。

本次会议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与会嘉宾主旨发言和分组讨论。钱伟平副局长、孙玉华教授、冉永平教授、李良荣教授、沈瑶教授、宣乐信董事长分别作主旨发言,深刻阐述“十三五”期间我校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图为徐真华校长致辞

徐真华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从英国、美国等世界教育强国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有效做法和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新举措出发,站在把越秀建设成为中国民办大学卓越品牌和一流民办大学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他说,“十三五”发展规划是实现越秀未来五年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快学校战略转型步伐、打造中国民办大学治理体系的决胜纲领,面对与公办高校和同类民办高校的激烈竞争,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群策群力、迎难而上、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制度创新、教学创新、管理创新成为我们当前和“十三五”时期的首要任务,希望专家学者不吝赐教、畅所欲言,为越秀“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奉献真知灼见。

图为詹文都执行校长主持开幕式

詹文都在介绍本次会议的主旨时指出,本月初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纵观按照各种标准评出的世界一流大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特别重视学校的战略规划。胡柏藩理事长明确要求:“一定要做好十三五规划,而且不仅要考虑越秀未来五年的发展,还要认真思考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中长期发展。”因此,要做好“十三五”的战略规划,一定要回答好四个问题:“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我怎么去那里?”要打造中国民办大学的卓越品牌、建设中国一流的民办本科大学,就是要认真思考并借助各位专家的智慧,认真回答好这些问题,这样才能制定好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科学的发展规划。

图为钱伟平副局长讲话

钱伟平副局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成果,并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外语与非外语专业的有效融合、国际学院如何提升发展、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等10个方面提出观点,为我校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启发思考。

图为孙玉华教授作主旨发言

孙玉华教授在主旨发言中建议我校在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时,要十分注重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要深入了解其他同类院校,尤其是同类民办外语类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状况,在对比中寻求突破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开放包容的区位优势,深入调研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及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在发展机制、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培育和凝练自身特色,实施差异化错位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强,以学科、专业间的协调建设来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孙玉华教授还重点从“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角度,对“十三五”期间越秀所要把握的主要工作阐述了自己的思考,提出了建设思路和举措。

图为冉永平教授作主旨发言

冉永平教授从“突出特色、抓好重点”的角度,强调要充分发挥好民办大学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日常管理等方面,避免与公办高校的趋同倾向;要强化国际化办学特色,在“外”字上多下功夫,要有国际化的视野,深刻理解国际化办学的真正内涵,通过教育理念国际化、教师队伍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科研国际化等途径来塑造和彰显越秀特色;要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十分注重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通过团队建设来凝聚人才,增强科研意识,提升团队竞争力,避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单打独斗”现象的蔓延;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制定并落实具体的措施,比如建立健全导师传帮带机制,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学术水平。

图为李良荣教授作主旨发言

在李良荣教授看来,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首先要明白几个问题:我是谁?我在哪里?学生的“产销”是否对路?“供需”是否平衡?我的比较优势在哪里?我的产出与投入如何?他说,越秀已实现从行政话语权向学术话语权、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的两个转变,这一战略举措要始终坚持,同时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并把人才培养目标细化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比如每个专业必须要细化评价标准,制定以技能为目标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用量化的指标来倒逼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此外,李良荣教授建议要建立健全教师职业成长和事业发展机制,加强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以“学术导师、教学导师+青年教师”的形式,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要充分营造尊重教师、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增强教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李良荣教授建议要做实做细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成效。同时每个专业要培养一批“学霸型”的优秀学生,打造学习的标杆和品牌,引领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

图为沈瑶教授作主旨发言

沈瑶教授认为,制定五年规划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扬长避短,二是要遵循大学共同的规律和理念。他说,要明白“我是谁?我要与谁竞争?竞争什么?怎么去竞争?”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用“三只眼睛”看教育,一是瞄准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把办学与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二是要瞄准高等教育新的发展趋势,借鉴吸收公办高校好的办学经验,避免体制机制束缚,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三是要瞄准发展领域,明白“跟谁竞争?”、“竞争什么?”要立足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采用外语+专业和专业+外语的模式,根据人才培养规格设置更多的选修课程,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

图为宣乐信董事长作主旨发言

宣乐信董事长主要从企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要从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一是要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要培养学生开放的国际视野和扎实的外语功底;三是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四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五是要培养学生自信、阳光的心态和较强的沟通能力。

图为咨询会现场

当天下午,与会专家和我校教师按不同的学科分成3个组别进行热烈讨论,为我校“十三五”期间师资、学科及专业建设打开思路、启发思考。

本次发展战略咨询会是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前期准备工作的一项重要议程。此前,执行校长、党委常务副书记詹文都率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赴重庆高校考察调研,为科学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做准备。詹文都表示,接下去,学校将坚持开门做规划的原则,继续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分批赴全国各地的高校和长三角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开展广泛调研,并邀请专家学者和教育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来校开展座谈交流,深入调研、拓宽思路,精心编制出符合越秀实际、符合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科学规划。

                                                     ——陈园进/文,傅建平/摄

图为分组讨论现场()

图为分组讨论现场(二)

图为分组讨论现场(三)

图为学校领导和与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