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为每一位有意愿出国的越秀学子创造一次出国(境)交流学习的机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9-16浏览次数:55

筑梦越秀  圆梦世界

争取为每一位有意愿出国的越秀学子

创造出国(境)交流学习的机会

 

博鱼体育在“和成·育秀”校训的指引下,以培养高素质全球化公民为使命,突出国际化办学定位,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本土教育与境外教育的有效融合,积极开展“国际协同”战略,努力争取为每一位有意愿出国的越秀学子创造一次赴国(境)外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以此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今年8月,浙江省教育厅正式对外发布《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年度报告(2014年)》,我校以15.21分的总分,连续第二年在浙江省硕博授权高校以外的其他本科院校国际化总体水平排名中,位列第一。目前,学校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埃及、泰国、马来西亚、台湾16个国家和地区的59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学生交流交换、课程合作、学分互认等形式,开通了多类本、硕合作项目,为学生赴国(境)外知名大学交流和留学开通了便捷通道。

走出越秀,走向世界,我们相聚在一起

2009年以来,学校外派交换、交流生总人数累计已达2060人,仅2014年外派交换生人数就达604人,占总在校人数的3.95%。这一数据在2014年的浙江省普通高校国际化单项排名中,位列“其他本科院校外派交流生、交换生、学位生占在校生总数百分比”第一。

 

一、西班牙著名大学交流学习

我校已与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阿尔卡拉大学、康普顿斯大学、萨拉曼卡大学先后建立了国际合作交流关系,其中康普顿斯大学和萨拉曼卡大学是西班牙最为著名的大学之一。自2011年起,我校共有116名西班牙语专业的学生赴西班牙4所合作大学学习。

 

【学生有话说】

置身世界一流大学,感悟终身学习

——西班牙语专业学生  应曜杉

 

对我们而言,出国交流学习,语言是关键,授课教师语速较快、词汇量大、偏向专业术语,这些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但流利的语言是要靠日积月累来实现的,有了动力,还需要时间的沉淀。

有人和我说过,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漫长到需要用一生去学习;也有人说,学习语言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我觉得,一辈子有值得自己去奋斗的东西,这感觉多好。

我校学生在西班牙康普顿斯大学与国际生一起学习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国际化的当下,很多东西都需要我们不断的适应和自我调整,一劳永逸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不管是在西班牙还是在中国,不管是西班牙语专业还是其他专业,我想,我们都需要终身学习。

 

二、法国知名公立大学交流学习

我校与法国贝桑松大学已合作多年,自2008年至今已有41位法语专业学生赴该校交流学习。20135月,我校又与法国里昂第二大学建立国际交流合作关系,法语专业大二、大三的学生可赴法国合作院校进行为期1年的法国语言文化社会课程学习,2014年首批5位同学成功申请,今年已有3位同学顺利抵达里昂第二大学,开始了为期1年的交流学习。

 

【学生有话说】

融入,是访学生活的第一课

——法语专业学生  赵子璇

 

记得刚进班级教室的第一天,我非常紧张,因为班里大部分是外国人,他们来自阿拉伯、韩国等多个国家。第一天我连续在椅子上坐了五个多小时不曾站起来,因为怕生、胆怯,也不敢和他们去交流。那时,老师问我要不要脱下厚外套(冬天室内供暖),殊不知我连挪动到衣架旁的勇气都没有。这样经过几天,我渐渐和班里的同学开始有了交流。接触之后才发觉,原本看似高冷的同学都非常和善,也爱开玩笑,我也慢慢开始融入了这个集体。

一个人在国外学习还是会很辛苦,遇到一些困难,什么都得靠自己,但这也是一个成长和提升自己的过程,让自己变得更加独立。海外留学更多的让我懂得了怎样去生活,怎样在陌生的环境里立足,照顾好自己,每天都阳光灿烂地生活。

我校2015年赴法国里昂二大访学的学生在校园合影

 

三、德国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交流学习

20153月,我校首次与德国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建立国际合作关系,大二、大三的德语学生可申请赴该校访学1年或学习两年半后申请双学位。今年10月,我校将选派11位学生赴该校学习,学生们可利用出国访学的机会,把握慕尼黑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寻求更多实习实践和高端就业平台。

 

【学生有话说】

异国的学习充满艰辛和挑战

——德语专业学生  包嘉露

 

如果说B1像在云中飞,那B2则是一锤重击。刚开始的几天也因为上课难度大,老师思维跳跃快,对我们要求高而时常心惊胆战,背负着满满的压力。随着时间流逝,我对老师的接受能力也慢慢变强,最后幸运地通过了考试并进入C1阶段的学习。新阶段对我而言是更大的挑战,如果说B1是一个缓冲,B2开始渐渐步入正堂,那C1就是一场艰苦的战役了。

我很感谢自己能学到这么多,不管是我所能感受到的还是我所感受不到的。我也深知这一年的交流机会来之不易,我一直提醒自己要珍惜时间,定时的反思也让我更加明确目的。基石一块块垒好后,我要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

我校学生和B2语言班同学合影

 

四、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交流学习

我校与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于2011年正式结为姐妹学校,每年互派10名交换学生。我校学生赴意大利可与当地学生、国际生共同学习,选择语言文学或相关专业课程。2011年起,我校共有26位学生赴该校交流学习。

 

【学生有话说】

不同理念和文化的碰撞冲击

——意大利语专业学生  包倬月

 

在意大利大学提供的学生宿舍里,室友来自世界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人生观和风土人情,大家在不同生活方式和习惯的相互磨合与碰撞中,学习如何共同生活、相处。我们和意大利的同学,对事物的认知有着诸多不同,比如喝开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在意大利同学看来异常奇怪,他们觉得烧开了的水是不能喝的,只能用来煮意大利面。正如他们对开水的惊讶,我对意大利人把水果和蔬菜或肉混着吃也感到非常困惑。

不同文化之间确实存在差异,但是人际关系、社会规则在哪里都是相似的,真诚付出总能收获回报,即使肤色、国籍不同,但有着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人永远会受到欢迎。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世界,看待周围的学生,一切都是美好的。

我校学生在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传播中国书法

 

五、俄罗斯知名大学交流学习

20146月,我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同时建立国际交流合作关系,大二、大三学生可赴俄罗斯合作院校进行为期一年的俄语语言学习。20149月,我校5位学生赴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学习俄语语言文学课程,其中来自俄语1101班的励婷婷同学经过一年努力后,成功申请到莫斯科大学翻译硕士20159月,学校4位俄语专业学生已赴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进行交流学习。

 

【学生有话说】

梅花香自苦寒来

——俄语专业学生  励婷婷

 

在俄罗斯高校的课堂上,让我感受到了西方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老师看来,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等待被灌输知识,老师很喜欢听学生的看法,常常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展开深入的讨论。同时,学生要学会互相合作,学会做事,而不是读死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组学习,学生们可以按照语言或认识程度等自行组成小组,教授只起到调节小组的作用。小组学习是不同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的碰撞与磨合的过程,更是个人才能及与他人合作学习能力锻炼与培养的过程,大家针对同一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经过分析讨论与协商形成小组的评价。

在这样不同于中国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启迪中前行,辛苦磨练、不断进步,我终于在今年9月收到了来自莫斯科大学翻译专业硕士的录取通知书,跻身进入俄罗斯高等学府的顶级殿堂。

我校学生与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教授合影

 

六、韩国众多合作大学交流学习

2009年至今,我校的国外合作院校不断增多。越秀一直与韩国嘉泉大学、济州大学、国民大学、新罗大学、釜山外国语大学等12所高校开展学生交换,学生赴韩国学习语言课程的同时选修部分本科专业课程。韩国各所大学为交流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安排,感受韩国各地风俗文化,与韩国当地学生交流,深入了解韩国历史、经济、政治。2009年至今,我校共有548名学生赴韩国合作大学交流学习。

 

【学生有话说】

放宽眼界,自由成长

——朝鲜语专业学生  夏瑾 

 

我们在练习口语的同时,了解当地的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掌握多方面的词汇。而且我们和当地韩国学生住在同一寝室楼,彼此聊天、沟通非常方便。来韩国以后,我们参加了很多活动,例如各国交换生的南怡岛秋游,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名国际学生和自己的韩国语伴朋友一起进行秋游、野餐、分组组织游戏;校庆典礼上,国际学生进行了美食比拼,我们中国小组做了西红柿炒蛋进行出售,其他国家的小组在比赛中也都展示了本国美食文化特色。

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校园里聚餐

 

七、日本合作大学交流学习

目前,我校已与日本拓殖大学、北海道占小牧驹泽大学、岡山商科大学、滨松大学、关西外国语大学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为学生搭建2+2或交换留学的学习平台,这也是我校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中历史最为悠久、资源最为丰富的品牌项目。日本高校为留学生提供有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安排,除了在语言学习能力方面可以获得较高提升以外,还能感受日本风俗文化,与日本学生深入交流。近三年来,我校有170多名学生赴日本合作院校进行交流学习。

 

【学生有话说】

适应异国生活,培养生存能力

——日语专业学生  夏雯雯

 

初到日本,找不到人聊天,找不到可以完全放开自我的方法,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学习日语,陌生的环境让我感到孤独,各种担忧和不自信在我心中盘旋。但我知道,没有任何人能马上融入一个新环境。现在我已经在这个学校上了两个星期的课,老师基本上不讲语法,都是从日本学生的角度直接教我们专业方面的知识。对我而言,这确实很难,我并不能完全理解课堂知识,但我很喜欢这样的挑战。

半个月之后我结交了日本朋友,虽然交流还不是很流畅,但是我很高兴,因为这是我融入这里的第一步。我希望我能和他们交流很多,享受这里的每一天。

我校赴日交流学习的学生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合影

    选派学生赴国(境)外交流、交换、留学,是我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今后,学校将广开渠道,加大学生国际化交流专项资助力度,努力让更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通过留学、游学、访学、短期交流、交换生计划、国际学术会议、海外实习以及暑期文化交流与实践项目,实现求学经历的国际化,为学生将来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