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校长詹文都提出构建“12345”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6-04浏览次数:32

学校召开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性意见审定会

詹文都提出构建“12345”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丰富SPT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62下午,学校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了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性意见审定会。会议由执行校长詹文都主持,副校长李建平、何建乐、朱文斌,以及教务处科级及以上人员、各学院(部)院长(常务副院长)、系主任(或副主任)参加会议。

在听取教务处负责人关于学校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汇报后,何建乐客观分析了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以及实践教学学分的设置、小班化教学、“三个有效融合”的途径等问题。李建平指出,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课程体系应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实践教学环节应满足教育部的相关规定。

图为詹文都讲话

詹文都在会上作重要讲话,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顺势而为,准确把握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发展趋势。他指出,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呈现出“三大亮点、五大思路”,“三大亮点”即协同育人、资源共享、强化实践;“五大思路”是指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突破口,把协同育人作为重要机制,把优化结构作为战略重点,把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作为重要策略。詹文都要求在考虑问题时,要认真分析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发展趋势,要站在整个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高度思考问题。

图为会议现场

二是强化特色,要站在打造中国民办大学卓越品牌的高度来打造人才培养的品牌。詹文都指出,人才培养品牌是构建中国民办大学卓越品牌的重要因素,要坚持“凝炼特色、培植优势、彰显品牌”十二字方针,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不断丰富内涵、强化特色,积极构建“12345”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丰富SPT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即:追求1个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打造2个体系: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推进3个融合: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本土教育与境外教育的有效融合;开展4个协同:校校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培养5种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构建课堂教学、网上学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精心组织、大胆探索。詹文都强调,各单位要严格执行修改后的教学计划,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严防“新瓶装旧酒”。同时,要遵循学生成才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专业发展规范,杜绝“因人设课”和“因人不设课”,合理、科学设置课程,突出国际化、信息化。各学院(部)要以此为契机,推动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打造越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优势,真正提高我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教务处/文,傅建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