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下发《关于命名表彰浙江省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通报》(浙文明[2015]5号)文件,正式对外公布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结果,我校榜上有名,成功争创浙江省文明单位,成为绍兴市本批次29家省级文明单位之一。
根据规定,文明单位自下而上分为县(市、区)文明单位、市文明单位、省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逐级评选,其中浙江省文明单位两年评选一次,在市级文明单位的基础上,通过自愿申报、公开考评(实地测评和集中展示评审)、择优推荐到省精神文明委,并通过严格的抽查复审,最终确定评选结果。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文明校园建设,在2007年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的基础上,2013年初提出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形成了党委宣传部具体抓,各部门、学院密切配合的工作体系,出台了文明单位建设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工作。在深入推进文明单位建设的过程中,学校积极探索并实践了高校管理体制下的文明单位建设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工作途径,把各项文明建设融入到学校的建设发展、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合力做到让创建意识内化于心、创建活动外化于行、创建工作固化于制,让文明单位建设成为学校对内建设精神家园、对外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载体。
一是增进思想认同,让文明单位创建意识内化于心。充分利用校院两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新教师培训、新生入学教育、老生始业教育等途径,积极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召开文明单位创建动员会、座谈会,组织开展“做文明师生、创文明单位、建特色高校”系列主题活动,让文明观念和文明意识融入到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
图为市文明办负责人实地踏看我校校园文明建设情况
二是推动实践养成,让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外化于行。紧密结合人才培养工作,运用多种载体和平台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积极营造践行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不断推进和深化文明单位建设工作。(一)加强日常宣传教育,师生文明素养明显提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学习作为校院两级党委理论中心组的重要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设“稽山讲堂”,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学者来校讲学,提升师生员工的人文素养,提振师生员工的精气神;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每年新教师培训中,以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专业素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和文明素养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全体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二)关爱师生员工,民生实事工程扎实推进: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建设“教工之家”,启动校园亮化工程,解决校园停车难问题,解决教师子女入学难等,切实把为师生员工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凝心聚力、推进发展、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契机,使学校成为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的温馨家园。(三)创设多种载体,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推进社区“义工”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实施“义工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组织大学生积极投身“金鸡百花”电影节、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省运会、绍台大学生义工活动等各类赛事活动和公益活动。截至2014年6月,学生100%参加了校内外各级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累计服务时间达1265184小时,真正把志愿服务工作做活、做实,充分发挥文明示范引领作用。 (四)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网络文明引导。学校以网络传播学院学生为基础成立了大学生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团队,积极开展网络文明引导。成立至今劝阻网上不文明言论、引导文明上网多达上万次,用实际行动营造了一个和谐、绿色的网络文明风尚。(五)组建“大学生教官队”,在发挥“朋辈教育”、引导大学生文明交往,引领校园文明风尚、优化校风、学风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六)以文明寝室、文明课堂、文明学生等评选活动为载体,将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融入到师生员工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把创建工作与学校的党建工作相结合,与教学、科研、管理相结合,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持续推进文明单位创建。
图为市文明办负责人检查我校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台账资料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明单位创建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不断丰富和深化了师生员工对文明单位创建的认识,使大家内化的文明观念的培育转化成了外化的追求个人提升和学校提升的自觉行动,实现了“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有机统一,有效深化了学校文明单位的各项创建工作,使18000余名师生员工成为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弘扬者。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固化于制。先后制定出台了《博鱼体育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规划》、《博鱼体育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博鱼体育“三育人”工作实施细则》、《博鱼体育“文明寝室”建设实施方案》、《博鱼体育校园文化活动管理制度》、《博鱼体育志愿者(社区义工)组织制度和管理办法》、《博鱼体育网络文明志愿服务团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制度建设固化文明单位建设成果,形成了创建工作整体推进、目标责任、检查评比、考核奖惩、榜样示范、投入保障的长效机制。
省级文明单位的成功创建,是上级部门对我校文明校园建设的一次充分肯定。学校领导表示,越秀将以此为重要契机,继续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建设工作,让它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发展,服务于人才培养,让文明之花在校园广泛传播,让文明之风源源不断地输向社会。
今后,上级部门将每年对各级文明单位的文明建设工作进行复评考核。
——陈园进/文,傅建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