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媒体人来校现身说法,畅谈记者人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1-12浏览次数:42

新闻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信仰!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担当,肩负起‘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这是绍兴日报社首席编辑、绍兴晚报新媒工作室负责人寿伟国老师在讲座上说的一段话。1112晚上6:30,学校党委宣传部主办,校报记者团承办的“笔落千载印记·畅忆记者人生”专题讲座在镜湖校区餐厅四楼报告厅热烈举行,绍兴新闻界5位资深媒体人轮流开讲,结合他们丰富的新闻工作经历,从不同的领域和视角为师生们讲述了从事新闻工作的点点滴滴和他们的深刻感悟。

图为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5场讲座既有文字写作和新闻摄影方面的指导,也有版视设计方面的点拨,嘉宾们妙语连珠、见解独到,启发了现场学生的深入思考。

到场主讲的5位新闻媒体人分别是:绍兴日报社首席编辑、绍兴晚报新媒工作室负责人寿伟国老师,绍兴晚报视觉总监张烽老师,绍兴晚报资深记者陈波老师,绍兴晚报摄影记者梁永锋老师,以及从越秀毕业、现为绍兴广电总台生活周报记者的朱银燕学姐。  

当天晚上,学校党委宣传部、网络传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相关负责老师、学生,以及学校校报记者团成员共计600余人认真聆听了讲座。

图为绍兴广电总台生活周报记者朱银燕在讲座中

首先开讲的是朱银燕学姐,她曾经担任我校镜湖校区首届校报记者团新闻部部长,现为绍兴广电总台生活周报优秀记者。讲座中,她讲述了担任校园记者的丰富经历以及走上社会,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记者以后深刻的工作体会。她勉励现场学弟学妹,新闻是“跑”出来的,要注意细节,多问问题多请教,碰到好的选题就要长久跟踪,只有明白自己想要写什么以及需要的材料并亲历后发现问题,才能写出好的新闻。“女记者除了男厕所不能去,其他地方都可以去。”这句诙谐幽默又富有深意的话语让现场师生印象深刻,也让大家不禁对她的敬业精神深感佩服。

图为绍兴晚报摄影记者梁永锋在讲座中

绍兴晚报摄影记者梁永锋老师随后与大家分享了纪实摄影的魅力。他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新闻摄影的工作经历和切身体会,以PPT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平时拍摄的一些满意的作品。同时,他希望将来有志于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同学,要怀有一颗热衷于公益的爱心,把镜头更多地投向底层民众,关注、帮扶弱势群体。

图为绍兴晚报资深记者陈波在讲座中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绍兴晚报资深记者陈波老师在讲座中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强调了作为新闻记者一定要深入一线采访,全面了解事情的真相,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传播更多的社会正能量。他还告诉现场同学,记者要做到“三不怕”:不怕危险、不怕辛苦、不怕权威,要勇于面对自己,坚守理想,坚守责任。“唯有负责任的报道才能赢得读者的支持”。

图为绍兴晚报视觉总监张烽在讲座中

    好的文章和新闻图片要吸引读者,离不开版面的精心编排。“最大程度地还原新闻的真实性”,这是绍兴晚报视觉总监张烽老师对报纸版面的一种追求。他指出,无论是版面布局还是版面风格、结构等,都有它既定的规则,随意不得,马虎不得,这就如同做人,做一个优秀的媒体人一样,都有自身的原则。“版面的统一要做到结构的统一、空间的统一、所用元素的统一,版面的布局要融入‘内容不在多而在精’的理念,文章长短结合才能凸显美感。”

图为绍兴日报社首席编辑、绍兴晚报新媒工作室负责人寿伟国在讲座中

“新闻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信仰!” 这是绍兴日报社首席编辑、绍兴晚报新媒工作室负责人寿伟国老师的一句格言。当天晚上他最后压轴主讲,主题为“媒体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人素养”。他从当前新媒体发展的大背景出发,讲到了国家对新媒体发展的大政方针,又结合自己20余年的媒体工作经历,既有宏观角度,又有实战经验,深刻分析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现况,阐述了媒体融合语境下媒介环境的变化: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各媒介间关系的变化、新闻传播流程的变化、服务对象的变化。他说道,在当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新的传播方式对媒体人的多媒体传播能力提出了挑战,融合新闻挑战媒体人的信息选择与整合能力,新闻信息的驳杂挑战媒体人的信息把关能力和批判认知能力。关于媒体人如何提高媒介素养,寿伟国老师建议应加强驾驭多媒体传播的能力,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多种敏感力,坚守新闻职业道德。而对于媒体人自身的能力要求,寿伟国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个媒体人应该拥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

当晚的讲座整整持续了3个半小时,嘉宾们妙语连珠,精彩论述,台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掌声不断。讲座结束后,现场学生仍意犹未尽,不少同学围着5位主讲嘉宾请教问题,最后在校报记者团工作人员提醒多次“时间已经很晚了,让老师们早点回去休息,下次再邀请老师来讲”的提醒后才离去。

当天的讲座,“校报记者团”新浪微博以图文组合的形式进行了6时报道,粉丝们反响热烈,5个小时内共有近10000名粉丝阅读了博文,很多粉丝还进行了转发、评论等互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强大影响力。

         ——校报记者:林晓璇、周樱、姚无双、周渊蓓、付名煜、程靓萌/文,

                                             镜湖校区校报记者团摄影部/摄